百年演变,垃圾食品到底是什么?

  

  

  “熊孩子,你吃的哪里是什么食品分明是垃圾!”做母亲的大声斥责到。 

  垃圾食品,这个当今社会最为人们耳熟,但是未必人人能详的热词就此诞生了。 

  时值公元一千九百四十八年,于美国犹他州奥格登。 

  

 

  垃圾食品,各有各定义 

  有关垃圾食品(Junk Food)及其健康危害的文章充斥着各种媒体,尤其是随着儿童肥胖问题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垃圾食品更视为首当其冲的罪魁祸首。 

  但是,到底什么是垃圾食品呢?作者们通常会在文章开头给出一个“一般指……”的定义。有心人却会发现,不同作者甚至各种词典给出的定义却是花八门。比如: 

  百度百科:垃圾食品,是指仅仅提供一些热量,别无其它营养素的食物,或是提供超过人体需要,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 

  牛津英语词典:由于可口美味的吸引在人群(尤其是青少年)中流行,但没有什么营养价值的食品。牛津英语词典这个“垃圾食品”的定义出自最早发表在1973年华盛顿邮报题为“现在很多孩子进食过多的垃圾食品填饱肚子以至于吃不下营养午餐”的文章。 

  美国标准字典:给出了一个相对简明的定义,指“高热量、低营养的食品”。 

  韦氏词典:将其追溯到1960年代,给出两种含义的定义,1)高热量而营养素含量的食品;2)具有吸引力,或令人愉悦,但很少或根本没有实际价值的东西。 

  维基百科:给出了一个解释性定义,认为指“高糖和高脂肪而含有高热量,而缺乏纤维素、蛋白质、维生素或矿物质的食品”,是一个带有贬义的非正式术语。该术语一般用于指低“营养价值“而含有过高脂肪、糖、盐和热量的某些特定食品。又解释,垃圾食品也指某些高蛋白食品,比如含有饱和脂肪的加工肉类,但被认为不健康的食品。 

  并进一步解释说,虽然被贴上“垃圾“标签,但是这些食品通常不会产生即时健康问题;而且,当它们作为成分食物纳入进入均衡饮食中时,它们是安全的。 

  综合来看,尤其是是从维基左支右拙、左右为难的定义来看,所谓垃圾食品并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概念,而是各路神仙自说自话。 

  这又是为什么呢?要扒清楚这个问题,需要追根溯源。 

  

 

  追根溯源说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一词,伴随着麦当劳等快餐食品的兴起而开始流行于1970年代。当时,美国著名的美食评论家盖尔·格林和美国公共利益科学中心主任迈克尔·雅各布森经常撰文批评这些快餐食品,频繁使用“垃圾食品”一词,因为“垃圾食品”一度被认为是由上面两人中的一位杜撰出来的。 

  然而,有心人却扒出“垃圾食品”一词更早见于1952年7月28俄亥俄州利马新闻中标题为“糖果、糕点、‘垃圾食品’,引发严重营养不良”的文章。 

  进一步检索又发现,原来该文是转载自1948年11月22日最初发表于犹他州一份名为“Ogden Standard-Examiner”早报上一篇关于营养学的文章:“布雷迪博士健康专栏/更是垃圾而非食物(More JunkThan Food)”。 

  原来, R. D. H.女士,也是一位母亲在向文章作者抱怨她存在健康问题的女儿不好好吃饭,“eats more junk than food。” 

  威廉·布雷迪博士在评论中写道,虽然我不能从这位女士的只言片语中完全弄明白她女儿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健康问题,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R.D. H.女士口中所谓“垃圾”,我称之为“骗子食品(cheat food)”。“这主要是指由1)白面粉和/或2)精制白糖或糖浆制成的任何东西。比如,白面包、饼干、蛋糕、糖果、苏打冰淇淋、麦芽巧克力、圣代冰淇淋和加糖碳酸饮料等”。 

  “因此,我们称之为‘cheat food’”。 

  因什么此啊?意思应该就是说这类食品只能满足你的食欲解除你的饥饿感,却并不能为你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因此事实上等于是欺骗了你。 

  至此,似乎垃圾食品的谜底已经揭晓。 

  但是,有人仍不满足,进一步扒拉发现,“cheatfood”一词最早居然可以追溯到1916年。“骗子食品”在1916年至2009年间曾经被广泛使用,当然自1970年代开始逐渐被更为流行的“垃圾食品”所取代。 

  哇,原来,2016年还是垃圾食品“百年庆典”。 

  另一方面,原来,“垃圾食品”的确是出自爱女心切的母亲的抱怨,这也就难怪各方一直自有自定义了。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之说 

  不仅出自一位母亲的抱怨,各方也给出各自不同的定义,正如维基百科所说,“垃圾食品”仅仅是一个非正式术语,没有任何政府或非政府组织、学术专业机构或团体给出过有关“junk food”任何官方定义;从像WHO、CDC和FDA,以及各国组织、机构和团体的正式文件中都难觅“junk food”的踪迹。 

  那位或者说,不对啊,这么多年坊间广泛流传一份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清单,在最为广泛使用的百度百科垃圾食品定义后附有这份清单: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包括: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火腿等)、饼干类食品(不包括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话梅蜜饯果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雪糕等)、烧烤类食品。 

  事实上,这份清单是有人杜撰之作,WHO向来没有给出过有关垃圾食品的定义,更没有给出过这样一份清单。这一点,WHO已经做出过澄清。 

  而且从这份清单来看,至少油炸、腌制、加工肉类和烧烤类食品,尤其是鱼类和禽肉类,可以提供优质蛋白,并不符合百度百科定义中第一项的描述;至于第二项“超过人体需要,变成多余成分”,分明指的是量而非质的问题,控制摄入不超人体需要量垃圾食品就可以变成健康食品了吗? 

  

 

  垃圾食品之官方含义 

  虽然没有有关垃圾食品的官方定义,并不意味着官方不承认垃圾食品含义的可以导致健康问题的这类食品的存在。 

  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垃圾食品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以及其带来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儿童肥胖问题的日益严重,垃圾食品问题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很多政府官方的重视,并采取系列措施进行了限制和监管,尤其是在这类食品面向儿童的广告,特别是电视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广告做出了严格限制。 

  这一点上,英国政府的行动力度较大也取得良好效果。 

  2004年,英国工党政府公布了长篇幅的旨在指导和帮助公众自我促进健康的白皮书,其中包含“强有力的理由支持应该采取行动,以限制高脂肪、盐和糖含量的食品和饮料面向儿童的广告和促销。” 

  2006年11月英国广播监管机构Ofcom发布“面向儿童的食品和饮料广告的声明和深入商榷”文件,禁止在儿童节目时段针对16岁以下儿童少年播放高脂肪、盐和糖,所谓HFSS食品(foodshigh in fat, salt and sugar)的促销广告。 

  其他欧美国家也在积极行动进行限制、监管。 

  在爱尔兰,2005年开始施行针对面向18岁以下儿童少年的食品促销广告的限制,比如快餐食品必须强调仅能作为均衡饮食的一部分等。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早在1990年代就开始限制面向儿童的高脂肪、高热量和“不健康”食品的广告促销。 

  在法国,从2004年开始在电视和广播限制面向儿童的有关加糖、盐或人造甜味剂饮料和加工食品的促销广告。2007年开始进一步立法要求传播4条健康信息,包括: 

  “为了您的健康,每天至少吃5份水果和蔬菜”。 

  “为了您的健康,要经常锻炼”。 

  “为了您的健康,避免进食过多的高脂肪、糖或盐食物”。 

  “为了您的健康,避免在两餐之间吃零食。” 

  在美国,2008年到2009年,从税率和广告两个方面着手限制针对儿童的“市售快餐”或“营养质量较差”的任何食物的消费。 

  WHO也在2010年督促各成员国就面向儿童的高脂肪、高盐、高糖和高热量市售食品和饮料的电视和其他渠道促销的限制。 

  综合以上信息不难看出,虽然政府或非政府组织从来没有给出过明确的“垃圾食品”的定义,但是却一直在采取行动限制公众特别是儿童过度消费这一类食品。各国政府限制的食品虽然不尽相同,但是主要包括以下要素: 

  1.高盐、高糖和高热量食品和饮料; 

  2.“市售”、“加工”食品饮料; 

  3.这类食品仅能作为均衡饮食的成分。 

  这大概可以视作某些政府官方给出的“垃圾食品”的“定义”吧。 

  未经百度知道日报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百度知道日报上所发布的内容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凡侵犯百度知道日报知识产权的,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申请授权及商业合作请及时联系zhidaoribao@baidu.com 

  文章出处:百度知道日报(http://zhidao.baidu.com/daily) 

  原始链接:http://zhidao.baidu.com/daily/view?id=8220 

    

    

    

  来源:科学公园(http://www.ikexue.org/archives/39869) 

  编辑: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