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2025年7月14-16日,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专业委员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数据科学与信息计量研究院、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文献情报中心(下称西北研究院文献中心)、兰州大学青藏高原人文环境数据智能实验室、甘肃省知识计算与决策智能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科学计量学与科教评价研讨会顺利举办。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魏江,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长春,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原常务理事、专委会名誉主任邱均平分别致辞。研讨会由武汉大学赵蓉英教授、兰州大学祝忠明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北研究院常宗强研究员和北京大学赵丹群教授等8位专家分阶段主持,西北研究院文献中心党总支书记刘蔚研究员作会议总结。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70余家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交流。
魏江致辞时强调,本次研讨会旨在探讨AI与大数据时代下科学计量、信息计量与科教评价的挑战和机遇,期望专委会能把握发展机遇,开拓新的理论、学科、方法及实践空间。张长春介绍了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在冰川、冻土、沙漠、生态、高原大气、油气地质和资源环境信息等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以及西北研究院文献中心在发展战略规划与科学计量研究、区域地方政府与产业创新、科技期刊与科学传播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希望通过会议为我国科学计量学和科教评价发展贡献力量。邱均平介绍了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提出新时期管理学要通过推进管制结合、管技结合以及数智融合三个方向发展,期望为国家发展战略、强国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杨思洛主持开幕式
张长春致辞
邱均平致辞
本次研讨会以“新时代科学计量与评价的创新发展”为主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杨立英研究员、西北研究院文献中心任珩研究员等14位专家学者围绕“AI等新技术带来的转型机遇”“开放科学背景下的评价范式革新”等主题作大会主旨报告,并通过撤稿网络、技术融合趋势等多维度案例揭示了当前研究的挑战与应用前景。与会专家就“出圈的Altmetrics:数智时代的格局变化”“AI赋能计量学的演进与趋势”“科技评价前沿与热点”“情报分析与知识创新”四个主题进行分会场交流,并开展第二届Altmetrics沙龙及“AI4Scientometrics”热点对话。主办方为研讨会获奖论文颁发证书,下一届承办方武汉大学向与会学者发出参会邀请。
杨立英作主旨报告
任珩作主旨报告
分会场报告
第二届Altmetrics沙龙及“AI赋能计量学的演进与趋势”热点对话
宋艳辉主持颁奖及闭幕式
余波宣读获奖名单与下一届承办单位报告
杨思洛、常宗强、白光祖、邱均平为获奖论文颁奖
刘蔚总结时表示,本届会议围绕科技高质量发展评价、学术影响力的多维度分析、基金资助与科研行为的互动机制、人工智能引领下的评价范式变革等议题,以及算法治理、数据伦理、指标公平性等关键问题,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讨和面向未来的议题拓展,充分展现了科学计量作为一门交叉领域的理论厚度与实践张力;并表明西北研究院文献中心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聚焦评价理论研究和战略咨询服务,推动科技大数据治理、智能评价工具研发以及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等关键方法的建设,持续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刘蔚作总结报告
本次研讨会为全国科学计量学与科教评价的专家学者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聚焦当前学科前沿和发展方向,展示了专家学者和青年学者最新研究成果。会议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探讨了数智技术赋能和大数据资源带给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与科教评价的新挑战与发展机遇,对切实推进科学计量与科教评价的学科创新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会议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