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多重挑战,加快转型、推动绿色发展的呼声不断增强。“一带一路”横跨亚欧非大陆,沿线地区生态环境具有敏感性和污染跨境传输等特征,其东西两头分别是快速增长的东亚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资源富集、生态相对脆弱、敏感、破碎的大陆腹地。沿线地区面临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缓解水资源危机、防治沙漠化、治理跨境污染、消除贫困、预防自然灾害及疫情传播等重大资源环境风险和可持续发展难题。
在全球变化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中可能出现生态环境问题加剧并将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风险和危机,直接危及沿线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和一些沿线国家积极探索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开展生态环保合作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推动沿线国家跨越传统发展路径,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最大限度减少生态环境影响,是实现区域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
一、指标体系与国家选取
绿色增长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如何监测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迈向绿色增长已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一套“绿色增长监测指标系统”,用来衡量绿色增长绩效,依据OECD的定义,绿色增长是指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同时,能够兼顾自然资源的质与量,能够提供人类生活福利的环境质量。为实现绿色增长,经济体系必须促进投资与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与持续增长能量,并开创新的经济机会。由此可见,衡量绿色增长,不仅关心与维护自然资源与绿色环境,而且更重视所衍生的新增长机会,因此,OECD构建的绿色增长监测指标系统,包括环境与资源生产力,自然资源存量、环境与生活质量、政策响应与经济机遇、社会经济背景5个方面。本研究报告参考OECD(2017)绿色增长监测指标架构,参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情况,筛选12个指标,对“一带一路”沿线14个国家(包括中国)1990~2015年以来的绿色增长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
对于国家的遴选,依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国家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在国际及区域内的重要性,遴选出以下13个国家进行评价(表2)。
二、“一带一路”国家社会经济概况
2000-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人均GDP保持不断增长势头,其中所选国家中,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泰国的人均GDP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波兰、匈牙利等欧洲国家在2015年的人均GDP为最高,印度、越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东南亚、南亚及中亚部分国家2015年的人均GDP为所选国家中最低(图1)。
图 1 “一带一路”部分国家人均GDP情况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增长趋势
(一)、沿线国家绿色增长分析
1、环境与资源生产率
(1)CO2生产率
CO2生产率中,选用每与能源相关单位CO2排放产生的GDP(单位:美元/千克,2010)及基于生产的CO2排放强度(单位:吨)两个指标。基于生产的CO2生产率反映的是每单位CO2排放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基于生产的CO2生产率指的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总CO2的直接排放。从图2可知,匈牙利,阿塞拜疆、土耳其、塔吉克斯坦、格鲁吉亚、泰国、印度等国家的单位能耗所产生的GDP值高于全球平均值,中国、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单位能耗所产生的GDP值低于全球平均。从人均CO2排放来看(图3),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波兰、中国等国家的人均CO2排放量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图2 部分“一带一路”国家与能源相关单位CO2排放所生产的GDP
图3 部分“一带一路”国家人均CO2排放
(2)能源生产率
能源生产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投入系统的能源要素与该系统所创造的附加价值的比率。能源生产率可用来衡量能源消耗利用效率。能源生产率方面,选用每单位总初级能源生产供给(TPES)所产生的GDP 与人均TPES两个指标进行分析。2000-2014年期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升,每单位TPES所产生的GDP(美元,2010)中,欧洲国家土耳其、阿塞拜疆、波兰、匈牙利等国家提升最高,俄罗斯与部分中亚国家较低。
图4 部分“一带一路”国家每单位TPES所产生的GDP
图5 部分“一带一路”国家人均TPES
2、自然资源基础
自然资产基础通常用森林、水资源、土地资源相关数据与指标,但由于受数据收集的限制,在所选的国家中,选用森林可持续管理认证面积比例、人均淡水资源抽取及水资源压力进行部分分析。森林可持续管理认证是指在发展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森林资源开发与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三者协调发展的管理方式,在可以找到数据的7个国家中(图6),乌克兰森林可持续管理认证面积占其国内森林面积的比例增长最快,其次为俄罗斯、印度等国家。从绝对面积来讲,中国的认证面积在亚洲位居前列。水资源方面,人均淡水资源抽取在可以找到数据的5个国家中,土耳其近几年有加大趋势,中国略微增长,匈牙利、俄罗斯与波兰呈现下降趋势。在水资源压力方面,中国与土耳其近几年的水资源压力略有上升,波兰、匈牙利与俄罗斯的水资源压力在波动中略有下降。
图6 2000-2014年部分国家森林可持续认证情况
图7 2000-2014年“一带一路”部分国家人均淡水资源抽取与水资源压力
3、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主要用PM2.5 人均暴露量、暴露于10微克/m3及35微克/m3的人口百分数三个指标进行比较。PM2.5人均暴露量是指PM2.5浓度在24小时内的总累计。在所选国家中,印度与中国最为严重,且呈现增长趋势(图8)。土耳其、哈萨克斯坦、乌克兰、俄罗斯暴露量较小。暴露于10微克/m3的人口百分数中,所选国家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越南、泰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外,绝大部分国家差异非常小。暴露于35微克/m3的人口百分数中,中东欧及西亚中东国家非常小,塔吉克斯坦、印度与中国的人口比例较大(图9)。
图8 2000-2015年部分国家PM2.5平均人口暴露度情况
图9 2015年部分国家暴露于10微克/m3与35微克/m3PM2.5的人口百分数
4、经济机遇与政策响应
经济机遇与政策响应中,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选用与环境相关技术的发展作为衡量指标。2000-2013年,与环境相关技术占其国内所有技术的比重在所选国家中大都呈增长趋势,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波兰等国家更为注重绿色技术的研发,而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的绿色技术研发到目前为止尚未起步。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与环境相关绿色技术在其所有技术中的比重较低(图10,图11),技术的相对优势有待进一步提高。
图10 2000-2013年与环境相关技术占其国内所有技术的百分数
图 11 与环境相关技术的相对优势
与环境相关技术占全球发明的比重中,中国在所选国家中独居鳌头,并呈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其次为印度(图12)。而在占其国内所有技术的比重中,哈萨克斯坦的情况值得关注,这个国家不仅环境技术比重大(图13),其环境技术的相对优势也是所有所选国家中最大(图11右)。
图 12 2000-2013年与环境相关技术占全球发明的比例及占国内技术比重
图13 2013年与环境相关技术占其国内所有技术的比重
无一例外的是,所有所选国家与环境技术相关的人均发明数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可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环境技术相关的创新能力低于全球水平。波兰、匈牙利与中国在2013年的人均发明数在所选国家中居前(图14)。
图14 2000-2013年与环境相关技术的人均发明数
(二)、“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增长总体态势
1、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均GDP增长与人均CO2排放增长密切相关(图15)。碳生产率总体上有很大的提高,甚至部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的绝对数值有了很大的降低(绝对脱钩),除经济活动的下降因素外,这反映了工业结构的提升、能源供给结构的变化与能源效率的提升(图16)。
图15 部分“一带一路”国家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2014)
图16 部分“一带一路”国家人均GDP变化与人均CO2排放变化关系
2、绿色进展程度不均一,差距较大
由于数据获得性的限制,本报告分两组对所选国家2000-2015年的绿色发展进行总体评价。利用10个维度指标的评价中,该组6个国家中,波兰、土耳其与中国的绿色进展最大,印度在同期取得的进展最小(图17)。利用5个维度指标评价的7个国家中(图18),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等国家同期的绿色发展进展最大,越南最小。
图17 2000-2015年间部分“一带一路”国家10维度指标绿色增长进展
图18 2000-2015年间部分“一带一路”国家5维度指标绿色增长进展
四、主要结论与启示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CO2排放仍在持续增长
由能源使用产生的CO2排放在全球范围内仍在持续增长。2014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CO2排放达到了323.8亿吨,比1990年增加58%。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于生产的CO2排放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二)、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仅达到了相对脱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碳生产率总体上有很大的提高,甚至部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的绝对数值有了很大的降低(绝对脱钩),除经济活动的下降因素外,这反映了工业结构的提升、能源供给结构的变化与能源效率的提升(图15,图16)。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生产率有很大提升,但部分国家仍然很低
“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生产率在2000-2014年间有了很大的提升,印度、格鲁吉亚和泰国的能源生产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高。部分国家的能源生产率在1990—2015年间提升了2倍,但国家间的能源生产率水平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所选国家的,乌克兰为最低。
(四)、PM2.5人均暴露量仍处于危险的高水平
尽管在减轻PM2.5暴露方面有很大进展,但文中所选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PM2.5暴露量均处于严重的危害性水平。所选国家无一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空气质量指导(WHO Air Quality Guideline)的PM2.5每年暴露量10微克/m3的标准。而这一条线仍然为不安全阈值,10微克/m3的标准仍然与WHO列出的诸多疾病相关。
(五)、中国与印度与环境相关技术的贡献在不断增大
与环境相关技术的发展中,中国与印度的技术在不断加大。在一些国家如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国家,其对全球环境相关技术的贡献几为空白。
(六)、中国与环境相关技术的贡献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
中国对全球环境技术的贡献在不断增长,2013年的数据表明,其对全球技术贡献增大到了4.02%,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位居前列。但是,通过作者与美国(23.53%)、日本(23.53%)、德国(12.69%)、韩国(9.32%)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巨大。
(七)、“一带一路”沿线低专利活动国家为绿色国际技术转移提供了机遇
绿色友好技术的扩散可以以最小成本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也可以促进绿色增长的转型。除中国、印度与俄罗斯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环境相关技术的专利活动普遍较低,在“一带一路”合作发展过程中,可以与低绿色技术创新国家进行专利技术转移与合作。
[ 王勤花 王宝 王鹏龙 ] 撰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