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升科技文献保障能力 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中国科学院深化文献情报系统体制改革
2006年3月18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中国科学院在深化文献情报系统体制改革,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迈出新的步伐。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揭牌,并欣然题词:“厚德载物,传承科学文明;争创一流,服务国家创新”。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根据“统筹规划、共建共享、联合服务”的建设原则,凝聚全院力量,加强文献资源联合保障体系和集成服务平台建设,构建面向科技创新一线的深层信息服务机制,加强战略信息服务,形成集成化协同化的战略情报研究体系。同时,凝聚整体力量,主动参与和积极推动国家科技文献平台建设,形成国家层面强大的文献情报服务能力,与国家创新体系其他各单元一道,共同服务自主科技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是由原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原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兰州)、原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和原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整合而成,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馆长(法人)负责制,总馆设在北京,下设兰州、成都、武汉三个地区(法人)分馆,并依托若干研究所(校)建立特色分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为:
(一)整合全院文献情报系统的建设力量,加强文献资源联合保障体系和集成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快速、便捷、高效的数字化网络化的文献资源集成服务体系,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文献信息保障能力。
(二)显著提升一线信息服务能力,建设面向科技创新基地、研究所、科研项目和科研团队的深层信息服务机制,形成与科研一线密切结合的个性化知识化服务机制。
(三)建立国际领先水平的战略情报研究资源系统和服务平台,形成集成化协同化的核心情报研究力量,全面支持国家及中科院科技战略研究与战略决策。
(四)积极参与国家科技文献平台建设,主动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各个单元,积极推动与国家创新体系各个单元联合建设特色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和跨行业文献共建共享服务机制,在国家层面促进科技信息资源的综合集成,在国家科技文献平台建设中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
到2010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将以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为核心,以若干特色化的情报服务中心为枢纽,以一系列特色化信息服务机构为节点,建成整合多层次资源、有机融合国家文献信息体系、全方位连接数字化科研(e-Science)资源、覆盖全院、服务全国的公共信息集成服务平台,具备一流的公共集成信息平台、一流的战略情报研究服务、一流的一线信息服务能力和一流的合作竞争机制。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近期将重点建设开放的公共信息集成服务平台,建立信息资源广泛集成、服务流程无缝链接的科技文献支撑体系。提高面向科研一线的文献信息服务能力,形成一线的知识化个性化服务机制,保证文献情报整体服务的高效便捷;提升战略情报研究能力,形成系统化的科技创新战略情报研究任务体系与合作机制,重点加强国家科技文献平台建设,积极开展与国家其他文献情报体系的合作;面向中国科学院、国家和全社会的科学普及和科学文化建设的需求,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学文化传播平台。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组建得到了文化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充分肯定了组建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对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希望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在服务科技自主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上发挥骨干作用。科技部联合六部委组建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积极支持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建设,表示将进一步扩大文献资源共享联合建设范围,推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依托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特色分馆体系组建由国家创新体系多个单元参加的国家文献保障平台特色服务体系。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等业界同仁也纷纷表示支持和赞同。各方一致希望通过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建设,联合集成全国多方力量,带动全国其他科研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开放与共享,有力推动“十一五”全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为科技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一流的科技文献信息支撑。
(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简报 2006年第3期(总第206期)
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2006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