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
部门:
年级:
姓名: 曹月珍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caoyuezhen@mail.las.ac.cn
图书馆知识服务
最近在帮馆里做图书排架的工作。主要是对一批年代较为久远、利用率降低的乱架书籍进行整理,按照索书号对图书进行排查,将错架的书按顺序排好就可以了。这个工作听起来倒是很简单,可是做起来却是颇费时间。成千上万的书放在一起,每一本书都有自己唯一的位置。一旦放错,在毫无线索的情况下,再想找它出来可算是大海捞针。所以图书馆的排架是一点马虎不得的很重要的工作。
图书排架应该算是图书馆最基础的以及最为传统的工作形式了。分类号和排架作为一个完整的图书组织系统,为读者指引着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的位置。这是印刷载体时代图书馆知识组织的最主要的方法了。在印刷书籍还是知识的主要载体、是读者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的时代,帮助读者轻松找到对的书,就成为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内容。这一时期,图书馆资源形式还很单一,读者的需求也相对简单,图书馆为读者“找书”的理论和技术相当成熟,这正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
而如今的知识环境已经是十分丰富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文献信息的生产、传播与服务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实体印刷资源,数字资源开始成为知识的重要载体。数字图书馆逐步成为建设、组织和提供文献资源的主要机制。
用户的需求也开始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用户不再只是“找书”,而是目标更为明确地寻找某一类知识。而这些知识是散落在不同载体类型、不同格式的资源形式中。相对于印刷资源的“大海”,用户现在面对的信息形式可能就是整个宇宙了。
包括资源和用户需求在内的整个知识环境的改变,使图书馆要做的也再仅仅是为印刷资源分类排架这么简单了。现在的图书馆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可能的资源,并将各种来源的资源进行整合,统一推送给用户。更为重要的是,图书馆代表的不再仅仅是一种服务,而是一个良好的知识环境。在这个知识环境中,用户不仅可以获得需要的资源,还可以依托这个环境提供的软硬件资源进行深入学习。
这看起来好像复杂了一点。但是在本质上,同传统的图书馆是一致的,还是要为用户“找资源”。只是现在要在更多的资源和更广泛的范围内寻找,而且服务要更为精细、更具针对性、更为深入。
跟印刷时代重视图书排架工作一样,知识服务时代,图书馆还是要做好最基础的工作。没有基础的工作,构想再好的服务模式也搭建不起来。保障资源和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基础,图书馆不断进步的动力。